浙江統招專升本語文必背篇目有哪些?以下是浙江專升本網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根據浙江省考試院發布的浙江統招專升本語文課程必背篇目有有21篇,如下:
1.《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2.《上善若水》 《老子》第八章
3.《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
4.《諫逐客書》 李斯
5.《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6.《前赤壁賦》 蘇軾
7.《氓》 《詩經》
8.《橘頌》 《楚辭》
9.《陌上桑》 漢樂府
10.《短歌行》(對酒當歌) 曹操
11.《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淵明
12.《山居秋暝》 王維
13.《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4.《蜀相》 杜甫
15.《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 陸游
16.《雨巷》 戴望舒
17.《我愛這土地》 艾青
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19.《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2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21.《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1.《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是選自《論語》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記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場對話,集中討論魯國貴族季氏企圖發動戰爭,攻打小國顓臾的問題,明確表達孔子反對武力征伐,主張“仁者愛人”的思想。全文雖由對話構成,但語言流暢,富于變化,有濃厚的論辯色彩。
2.《上善若水》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這一章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于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愿意去眾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3.《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
本篇記述了春秋時期,鄭莊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母親姜氏之間權利斗爭的故事。這一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之間開始了互相兼并的戰爭,各國內部統治者之間爭奪權勢的斗爭也加劇起來。為了爭奪王位,骨肉至親成為殊死仇敵。
4.《諫逐客書》 李斯
《諫逐客書》是李斯的一篇優秀古代公文,是應用寫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里的“書”不是書信,而是上書、奏章,為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文體,是一種臣子向帝王逐條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稱,與表性質類似。
5.《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 是浙江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大綱中要求背誦的重點課文,在往年的專升本考試中這篇課文的出題模式一般為——考查字詞解釋與詞性,考查該文的文體,考察文中對比描寫的句子,考察種樹者與掌政者的形象等等。
6.《前赤壁賦》 蘇軾
《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7.《氓》 《詩經》
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
8.《橘頌》 《楚辭》
《橘頌》是一首詠物抒情詩。前半部分緣情詠物,以描寫為主;后半部分緣物抒情,以抒情為主。兩部分各有側重,而又互相勾連,融為一體。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樹的美好形象,從各個側面描繪和歌頌,橘樹的形象是詩人用以激勵自己堅守節操的榜樣。
9.《陌上桑》 漢樂府
《陌上桑》是中國漢樂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劇色彩的漢族民間敘事詩。寫采桑女秦羅敷的美貌與操守,以及反映了漢代社會制度即春興季節太守出行勸課農桑。
10.《短歌行》(對酒當歌) 曹操
作者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11.《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淵明
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于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
12.《山居秋暝》 王維
《山居秋暝》這篇詩詞通常以填空默寫的形式考察,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13.《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行路難》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獨善一身的矛盾。
14.《蜀相》 杜甫
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借游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
15.《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 陸游
《關山月》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全詩每四句分為一個層次,三個層次分別選取同一月夜下三種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態度,作為全詩的結構框架,語言極為簡練概括而內涵卻又十分豐富深廣。一邊是豪門貴宅中的文武官員,鶯歌燕舞,不思復國;一邊是戍邊戰士,百無聊賴,報國無門;一邊是中原遺民,忍辱含詬,淚眼模糊,盼望統一。這三個場景構成了三幅對比鮮明的圖畫,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國難的態度,表現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苦悶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復的愿望,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渴望統一的愛國情懷。
16.《雨巷》 戴望舒
《雨巷》是中國詩人戴望舒1927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懷著一種縹緲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與芬芳,而她的內心卻結著憂愁、哀怨。他逢著了這樣的姑娘,然而轉瞬即逝,“像夢中飄過”,她的顏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悵”統統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舊“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依舊懷著希望,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中,詩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來營建抒情空間,傳達內心情感,并且融會了中國古代詩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纖弱婉約詩詞的藝術營養。不僅如此,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它的和諧的音律美。
17.《我愛這土地》 艾青
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虞美人(李煜)這首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19.《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2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全詞通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愿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郁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21.《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子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
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和顯示主題的,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以上就是關于“浙江統招專升本語文必背篇目有哪些”的相關資訊,想要了解更多浙江統招專升本相關資訊(如浙江省專升本院校專業查詢、專升本報考條件、歷年分數線等)的同學,可以關注浙江專升本網(http://m.leshida.cn/)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