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數是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近年來,臺州學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科研精品導向,帶動了科技經費、國家級項目立項數、高水平科研獎項等關鍵科研指標快速上升,在服務臺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新跨越。
內培外引,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自然指數,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進行計算和統計,展示不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
這一指數排名的躍升,與臺州學院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密不可分。通過修訂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建立柔性引才機制、實施特聘教授制度、面向全球招聘高端人才等舉措,近三年,臺州學院累計引進博士262名,僅去年就引進博士108名。引進,增加了人才數量;而培育,則是激發人才存量的有效途徑。臺州學院出臺了《臺州學院十三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實施教職工分層分類考核、135攀登計劃、青年英才工程等制度,打造“引育留用服”全鏈條人才工作模式,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如今,學校人才結構日趨合理,為臺州學院‘申碩、升格、創一流’提供了保障,也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上更有能力。”臺州學院人事處處長楊健國說。
全面推進,科學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去年4月,復旦大學教授吳劼入職臺州學院,成為醫藥化工學院院長。他領銜的“小分子藥物研究創新團隊”入選2019年度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獲省撥經費500萬元。
這是臺州學院科研團隊引育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8年,臺州學院高等研究院成立,相當于該校的科研特區和人才特區,也是科研崗教師的管理機構。目前,高等研究院共有19支一流科研團隊,涵蓋醫藥化工、生物制藥、先進材料、生態環境等多個領域。
2017年,于飛海加盟臺州學院,他組建科研團隊,極大推動該校生態學學科建設,提升臺州植物生態研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除了溫室,學校還提供了步入式生長氣候室和穩定同位素質譜儀,這是對科研實實在在的支持。”于飛海說,這樣的實驗條件在國內實屬難得。
作為全球涂層技術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2018年,俄羅斯人弗拉基米爾教授被聘為臺州學院先進涂層材料研究所所長,正在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給臺州企業提供涂層新材料,“我希望團隊能研究出全世界最好的切割機涂層新材料”。
高端人才引入,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科研成果。
2019年,臺州學院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7項,首次突破百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6項,立項數省內同類高校前列;省基礎公益項目立項50項,比2018年增長78.5%,并首次以第一單位獲得省重大研發項目1項。
校地共生,寫好服務地方大文章
苗英杰·金殼醫療小分隊是臺州學院“1139科技服務小分隊”中的一支隊伍。
今年疫情期間,苗英杰博士領銜小分隊成員為金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提供幫助。眼下,雙方決定深入合作,共同開發新產品。
“1139科技服務小分隊”,是臺州學院推動教授、博士等科研骨干力量向生產一線下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校致力校地共生發展,做實“將學科專業建在產業上、把人才培養放在車間里、讓科研論文寫在大地上”。
圍繞臺州“七大千億”產業集群,臺州學院調整設立了醫藥化工與材料工程、航空工程、智能制造、大數據等特色二級學院,形成了十大應用型特色專業群;建立了高性能工業泵與真空裝備、制藥化工廢棄物循環綜合利用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行業龍頭企業、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共建高能級平臺培養人才。去年,頭門港產業學院、銀輪商學院、杰克學院、恩澤醫學院、模具與塑料產業學院等一批產業學院相繼落子。
“學校圍繞‘地方性、應用型’核心定位,打造一流學科專業集群,加強人才隊伍及重大平臺建設,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積極推動‘打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三立三進三突圍’等重大決策部署在臺州學院落地生根。”臺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表示。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